文章作者:党委宣传部
校歌是学校深层次的精神底蕴与人文内涵的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优良传统和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与高度浓缩,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为迎接我校五十周年校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展现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决定谱写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歌。
经多次反复讨论、修改、完善,由我校陶园老师撰写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歌》歌词目前已完稿,现将其公布,敬请广大师生员工、校友积极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请于4月25日前发至邮箱:
chenz@mail.xzcit.cn,或电话联系,联系电话:0516-85782188。另外,热忱欢迎广大师生撰写歌词,谱写音乐,共同编织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贴近学校实际、表达师生心声的校歌。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歌
扬起理想的风帆,
九里山前放飞青春的梦想;
点燃智慧的火焰,
故黄河畔谱写职教新华章。
自强、务实、协力、争先,
您的精神给我力量;
求真、求实、求精、求新,
您的嘱托伴我远航。
您是育人的沃土,您是人才的摇篮!
扬起理想的风帆,
九里山前放飞青春的梦想;
点燃智慧的火焰,
故黄河畔谱写职教新华章。
严谨 笃学 实践 创新,
莘莘学子奋发图强;
敬业奉献、德技双馨,
呕心沥血铸就栋梁!
和着时代的强音,迈向崭新的辉煌!
[歌词释义]
1、扬起理想的风帆,九里山前放飞青春的梦想;点燃智慧的火焰,故黄河畔谱写职教新华章。
歌词的开头两句首先与出徐工职院优越的地理位置并突出职教特色。徐州,历史悠久,自古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今天,徐州又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新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亚洲硅都”的美誉。“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九里山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是“五省通衢”的徐州固若金汤的天然屏障。而作为徐州人民母亲河的故黄河,从1855年改道北徙山东之前,在徐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淌了600余年,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她依然以一种奔流不息的姿态,滋润和哺育着徐州人民,给古城徐州不断增添几许粗犷豪迈、妩媚和秀丽。
学校北依九里山,南临故黄河,地理位置绝佳。再加上时代赋予我们职教发展的大好时机,因此,在这片古老、文明而又现代化的土地上将理想的风帆扬起、将青春的梦想放飞、将智慧的火焰点燃、将职教的新华章谱写,展现出徐工职院师生们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气概和无比自豪的激情。
2、“自强、务实、协力、争先”,您的精神给我力量。
“自强、务实、协力、争先”是学校的办学精神。“争先”是目标,是徐工职院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对到达理想彼岸的期盼和追求;“自强”是基础,“务实”是根本,“协力”是保证,要“争先”,必须要坚定信念、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不断探索,从而实现“争先”之目标。学校精神集中反映了徐工职院在弘扬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深入探索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机制、美化环境,真正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办学理念的更高追求,阐明了实现远大目标的路径。
学校的精神给全校师生拼搏奋斗的无限的力量和热情,指引着全校师生前进的方向。
3、求真、求实、求精、求新,您的嘱托伴我远航。
“求真、求实、求精、求新”是学校的校训,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嘱托”一词使人联想到母亲的叮咛,正是这浓浓的亲情,陪伴着徐工职院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4、严谨、笃学、实践、创新,莘莘学子奋发图强。
“严谨、笃学、实践、创新” 是学校的学风,此句告诫莘莘学子要珍惜青春年华,树立远大理想,治学严谨、做事周全、笃信好学、勇于实践,奋发图强。
5、敬业奉献、德技双馨,呕心沥血铸就栋梁!
“敬业奉献、德技双馨”,是学校的教风。“敬业”在我国古代《礼记·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提出。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奉献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最高境界。“德技双馨”形容教师的德行和技艺(专业)都具有良好的声誉。这是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正是在学校教风的指引和感召下,徐工职院的教师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呕心沥血,铸就栋梁。
6、您是育人的沃土,您是人才的摇篮!
此句饱含着全校师生对学校的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取得了“教育部评估优秀院校”、“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党建考核优秀单位”等多项殊荣。学院坚持“立足苏北,面向全国,辐射长三角”的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德技并重、产教融合、实境育人”的办学特色,发展成为面向制造业、服务业培养“技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主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7、和着时代的强音,迈向崭新的辉煌!
此句饱含全校师生对学校美好未来的展望和必胜的信念。清人赵翼《论诗绝句》曾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极大促进了对高技术、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的竞争,科学、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未来的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徐工职院人将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时机,通过积极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学校,使学校迈向崭新的辉煌!
这首校歌歌词在音韵上分别押“十三辙”中“言前”、“江阳”两个辙韵(新、馨除外)。故音韵疏密合度,和谐自然。